戚军洋(戚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戚军,以及戚军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说出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战绩、结果,并简要评价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代中叶杰出军事将领。在从正德起到万历方才结束的抗倭斗争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世宗嘉靖在位后期,倭寇频繁袭扰明朝东南沿海地区,导致明朝的财政根本受到影响,同时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向北方九边运送军粮的漕运也受到影响,明廷的财政压力大增,同时由于漕运被破坏九边驻军陷于无粮可支的境地,大量士卒逃亡,动摇了明廷的北部防御。在嘉靖三十四年6月7日,来自日本的仅有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最终被明朝大量官兵围歼。郑若曾对此感慨无比:“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周流深入,其志讵可测耶!陪都被袭扰使得明廷痛下决心绞杀倭寇

戚继光抗倭的具体战绩:1、台州之战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50余艘船2000余人聚集于宁波、绍兴海面伺机入侵。 戚继光立即督舟师出巡海上。倭寇遂离开台州防区骚扰奉化、宁海,以吸引明军,而后 乘机进犯台州。戚继光将军队一部守台州,一部守海门,自率主力赴宁海。倭寇侦知戚 军主力去宁海,台州空虚,遂分兵三路分别进攻台州桃渚、新河、沂头。戚继光部署兵 力,与敌人展开了台州大战。 台州大战,由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和长沙之战组成。

2|宁海之战

四月二十四日,倭寇大肆抢掠新河城外各地。城内精壮士兵大都出征,留守者人心惶惶。戚继光夫人挺身而出,发动妇女守城,迫使倭寇不敢贸然逼近。二十五日,在宁海的戚继光令胡守仁、楼楠二部驰援新河。二十六日,倭寇逼进新河城下。这时,援军 赶到,双方展开激战。入夜,戚军打败倭寇,残倭从铁岭方向逃走。次日,乘胜追击, 将残倭打得落花流水。此战杀敌约200人,保住了新河。

戚继光击败宁海之倭后,听说进犯桃渚之敌焚舟南流,改进精进寺。他认为敌人这样做,是想乘虚侵犯台州府城,于是挥师南下,决定急行军先敌到达府城。二十七日中 午,双方于离城仅1公里的花街展开激战。戚军前锋以火器进攻,杀死敌人前锋头目, 并连斩7倭。敌人主力大败退逃。戚军即分兵两路猛追,将一股敌人沉于江水中,另一 股被歼灭于新桥。只一顿午饭的工夫就结束了战斗,共杀敌300余,夺回被掳民众5000 余。

3、清剿余寇

四月二十五日,泊于健跳沂头海面的倭寇,二十八日登陆,五月一日进至台州府城东北的大田镇,妄图劫掠府城。戚继光率1500余人在大田岭设伏,与倭寇对峙。敌人闻有备,于初三日沿间道逃至大田,欲窜犯仙居,劫掠处州(今浙江丽水)。大田至仙居 必经上峰山,山南是一狭长谷地,便于伏击敌人。戚继光先敌人到达上峰岭,令每人执 松枝一束隐蔽身体,严阵待敌。五月四日,倭寇列10公里长队向仙居方向行进。五日经 上峰岭南侧,远望岭上满山丛松,未见有兵,毫无戒备。待倭寇进入伏击圈,鸟铳齐发, 戚军列一头两翼一尾阵,居高临下,勇猛冲杀。倭寇措手不及,仓皇应战,当即有数百 人缴械投降。余倭被迫退至白水洋朱家大院,被戚军围攻,全部被歼。这次战斗,戚家军以少胜多,共斩杀300余人,缴获兵器近1500件,夺回被掳民众1000余。六日,戚军 凯旋台州府城。 五月十五日,戚家军又取得了藤岭战斗的胜利。五月二十日,消灭了窜犯宁海以北 团前、团后占据长沙之倭寇。从四月下旬开始,戚家军以少敌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连续取得了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的胜利,消灭倭寇数千人,使侵犯 台州的倭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次年,倭寇窜犯宁波、温州,戚家军和其他明军配合, 全歼倭贼,此后,倭寇未再大规模进犯台州地区,浙江的倭患基本平息。清剿余寇

4、入闽抗倭

戚继光入闽碰到的第一个倭巢是横屿,这是福建宁德县城东北海中的一个小岛,岛 上倭寇有数千人,盘踞数年,明军无可奈何。戚继光决心攻拔这一据点。他让士兵每人 拿一束草,随进随用草填泥,士兵摆成鸳鸯阵,戚亲自击鼓,士兵在战鼓声中踏草前进。

上岸后,兵士奋勇当先,与倭寇展开激战。后续部队也涉过泥滩,双方夹击,乱了敌倭 的阵势,很快占领了倭巢,并将其焚毁。此战生擒倭寇近36人,斩300余,解救被掳男 女800余人,取得了入闽抗倭的第一次胜利。 横屿之战后,戚家军在宁德稍作休整,便向福清挺进,相继攻拔福清境内的数个倭 穴。八月二十九日抵达福清城,九月二日于牛田(今福清东南)大败倭寇,大部歼灭, 救出被掳男女900余人;九月十三日,乘机奇袭盘踞林墩的倭贼,歼灭倭寇4000余人, 救出被掳男女2100多人,消灭了兴化(今莆田)一带的倭贼。十月间,戚家军班师回浙江,从事休整和补充兵员,以俟再战。

5、二次入闽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继光抵达福建,立即察看倭巢地形。在攻击平海 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 配合攻击。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 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 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 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

6、清剿余寇

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了广东的倭寇。至此,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

戚继光是明代卫所将领中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张廷玉评价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大儒黄道周评价戚继光继光将军,生殊不偶。五等三孤,是其所有。推彀备倭,东南是守。因练三军,短长互纽。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睹戚旌旗,辟易海口。因而诛之,获讯献丑。檄救江西,到即斩首。再往牛田,俘馘不苟。敌陷石州,召光入部。因请练兵,以为利薮。再请车营,以为不朽。部议持之,唯唯否否。江陵遣观,方窥八九,少保加荣,勋名山斗。郑观应认为: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如春秋时之孙武、李牧,汉之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之宗泽、岳飞,明之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国讲求将才者无异。

笔者以为戚继光在中国将领中不但是杰出的战术家更是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自孙子以来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善于练兵,敢于创新。而且具备卓越的眼光,在他支持和领导下明军开始大量装备使用火器并且研究相应的战术战法,以营兵制取代了已经丧失战斗力的卫所制。是当之无愧的大军事家。当然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为了实现抱负,曲意迎合文官集团特别是张居正,所以被后人认为大节有亏,但我认为瑕不掩瑜,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明代中后期的第一武将,在他之后的武将,尽管有李成梁、李如松之类的勇将、曹文诏、曹变蛟之类的猛将,但无一人可以达到他的军事成就。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戚继光抗倭是怎样的典故?

明朝初年,日本正处于南北分裂混战的后期。在内战中因失败而丧失军职的武士,流亡海上,成为无业“浪人”。他们勾结本国的流氓、奸商,在日本封建主的支持下,成群结伙到我国沿海,大肆掳掠,明朝人称之为“倭寇”。倭寇除了日本海盗外,还有不少从倭的中国人。嘉靖二年(1523),明政府撤消市舶司(明初在浙江、福建设立的对外贸易机构)后,断绝了对外通商关系。沿海豪门势家、海盗魁首组织船队。冒禁阑出,有的竟同倭寇互相勾结,走私发财。而中枢秉政之人,利于贩卖番货,收受贿赂,包庇纵容,如“海盗汪直,通倭为乱,(郑)晓议置重典,而严嵩颇宽假之”。兼之“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这就更加助长了倭寇的侵略气焰。由于明初社会比较安定,海防整饬,倭寇还未酿成大患。

明朝中叶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开始了统治危机,倭患也随之日趋严重。特别是明世宗嘉靖统治时期,政治更加腐朽。世宗崇信道教,妄求长生,二十余年不视朝,宫廷生活奢侈腐腐化。首辅严嵩贪婪成性。“私藏充溢,半属军储”,文武将吏,多出其门下。以至沿海军事设施大都荒废,因而给倭寇大举侵扰造成了可乘之机。而这时日本已进入群雄割据的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各地的封建诸侯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便支持并组织自己境内的浪人和商人,到中国沿海冒险。倭寇所到之处,劫夺财物,焚烧庐舍,奸淫妇女,屠杀和掳掠大量人口,甚至对所掳婴儿“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倭寇惨无人道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了保家卫国,沿海地区人民展开了打击倭寇的斗争。戚继光就是在这一时代里锻炼出来的一位杰出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县)人。父景通,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历官都指挥,是一位精通军事的将领。戚继光幼年时“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死去,十七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官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重任。倭寇的不断侵扰,激起了这位青年将领歼敌卫国的怒火,就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了他的伟大抱负。

嘉靖三十二年(1553),二十六岁的戚继光升任署都指挥佥事,统率三营二十五卫所,督山东备倭事。当时山东的海防和其他沿海地区一样,工事残破,器械不全,兵员缺额,军伍不振。戚继光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顿。他一面“振饬营伍,整刷卫所”,一面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于是山东沿海的防务,日渐巩固,倭寇为之敛迹。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因御史雍焯的疏荐,戚继光调转浙江都指挥使司佥事,司屯局事。明年,升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在对倭作战中,戚继光看到明朝军队腐败无能,临阵畏怯,一旦遇到敌人,则“数里以前,望贼奔溃,闻风丧胆”的现实,认为有必要训练新军,彻底消灭倭寇,“遂条上《练兵议》,请练越人以从事”。当时他的同僚和部下都蹙额认为不可,他们认为:“御倭事自有督抚主持,且从来未闻倭可杀(尽)者,须待其饱载归,浮海击之,庶可获功赎罪而渔利复不赀也。”然而戚继光练新兵灭倭患的雄心并未因同僚和部下将领的反对而动摇。他在多年来与倭寇的斗争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传统战法,如“水陆兼司,陆战尤切”;声东击西,示假隐真;出敌不意,突然袭击;用寡击众,以正为奇;并力合势,先重后轻等,都体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他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的积极进剿以求尽歼的作战方针。他针对僚属中存在的消极防守思想,明确指出:“凡司三军之上者必日练兵,夫必练字,即练丝者将生练熟以织彩之谓也。”他还认为:“倭非大创尽歼,终不能杜其再至。”意思是说,倭患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不在于是否能将其完全赶跑,而在于能否把他们彻底歼灭。他不顾僚属们的劝阻,将其练兵剿倭计划上给总督胡宗宪和巡抚阮鹗,胡宗宪和阮鹗迫于形势,原则上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并未能立即付诸实施。直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才得招募了以勇敢著称的浙江金华、义乌地方的农民和矿工四千多人,进行训练,教以武艺,申明纪律;又根据江南地区山岭多、沼泽多、道路狭窄曲折,兵力不易展开的地形特点,并针对倭寇善设伏、猛冲锋、擅长短兵相接的惯技,创制了有名的“鸳鸯阵”法。这种阵法是以火器、弓箭作掩护,对敌人进行短距离搏斗的一种战斗队形。它以十二人为一战斗单位,最前一人是队长,领导小队作战。其余的人依次是:二人并列,一持长牌,一持藤牌;二人持狼筅;四人持长枪;二人持短兵;末一人是炊事兵。在战斗开始时,敌人进至一百步以内,放火器;敌人进至六十步以内,弓弩手放箭;再进,鸳鸯阵接着冲杀。以鸳鸯阵法进攻时,先是二牌手执牌并列前进,等到敌人长枪快及身时,牌手即投标枪击敌,接着取腰刀砍杀。狼筅手各跟一牌手身后,以保护牌手和掩护本队前进。长枪手每二支分别照顾一牌、一筅,如长枪进刺不中,短兵手即杀上救应。鸳鸯阵法不仅长短兵器互相为用,以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效能,而且把十二个人紧紧地结成一个战斗整体,各尽其能,互相配合,因此就有可能战胜个人武艺较精的倭寇。经过认真的训练,新军掌握了熟练的战术和阵法,成为一支具有坚强战斗意志的队伍,被人们称为“戚家军”。在此以后的御倭战斗中,戚继光就依靠这支新军,贯彻执行他确定的“大创尽歼”、“以次剿除”的作战方针。台州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例。

台州之战是戚继光在台州附近的新河、花街、上风岭、长沙等地连挫倭寇的一系列作战,亦称台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1561),倭船五十艘、两千余人聚集于宁波、绍兴外海,伺机窜犯浙江沿海地区。一股倭寇首先进犯台州东南面的新河,在城外大肆劫掠,新河告急。戚继光以唐尧臣率军2千人救援新河,在新河城南重创倭军,歼敌约200人,保障了主力军的作战。另一路倭寇自桃渚(今浙江临海东北)登陆后,向精进寺(在桃渚以北)进发,戚继光此时已进抵宁海西南的梁王铺。他得知消息,立即亲率明军以急行军先敌到达台州(府治在今浙江临海县)城外,由于连续行军,部队十分饥乏。此时,得知来犯之倭已进抵离城仅有2里的花街,戚继光立即决定主动进击窜犯之敌,要求部队为保卫台州人民的生命财产而战,“亟须灭贼而后会食”。部队经过动员,个个“抵掌奋勇,莫不弃食以从”。明军在战鼓声中进抵花街,戚继光命令前锋以火器队轮番齐射,顷刻间击毙敌寇多人。倭寇气馁,把队伍分成左右两队,从两侧攻击戚家军。戚家军摆鸳鸯阵冲杀,正面、侧翼一齐出动,倭寇渐渐抵挡不住。狡猾的倭寇抛出大量金银财物,企图利诱戚家军。但是有着铁一般纪律的“戚家军”,却置之不顾,继续奋勇冲杀,倭寇大败溃逃,大量淹死在水中。此战共击毙倭寇380人,俘敌酋2人,缴获武器650余件,夺回被掳男女5千余人。

花街之战不久,一支两千多人的倭寇,再犯台州府城,在城东北的大田,大肆掠夺。戚继光率领1500人,在中途的上风岭设伏,以逸待劳,等敌人半数通过狭谷时,戚军鸟铳突发,居高临下,奋勇冲杀,倭寇仓皇应战,全部就歼。战后,原自宁海团前逃跑的倭寇,又聚众两千,联舻18艘,在长沙(今浙江温岭县东南)登岸,他们砍伐竹木,筑垒结巢,企图作长期的盘踞。戚继光当时驻军新河,他与僚属研究后,立即决定以水陆两军联合作战,突然进攻据守长沙之敌。行军中途遇雨,戚继光指挥士兵冒雨前进。明军分三路迫近倭巢,倭寇迎战不利,纷纷夺船遁逃,但船只早被明军焚毁,倭寇只得投海泅逃。因遇飓风,海浪滔天,泅海之倭全部淹死。畏缩于海滩的敌人,也被戚军歼灭。此次战斗戚军打得倭寇“只樯不返,而贼部中之枭雄悉绝”。

在一个月的战斗中,戚家军连战皆捷,共斩获倭寇1400余名,敌人焚溺而死者4千多人,给侵台倭寇以歼灭性打击。与此同时,浙江总兵卢镗参将牛天锡等也歼灭了进犯宁波、温州一带的倭寇,取得重大胜利,浙东倭患基本平息。

台州之战所以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史上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战略指导上,戚继光坚持了“并力合势,先讨其重大者,然后以次剿除”的务在尽歼的作战方针。

其后,在福建的御倭战争中,戚继光更加有意识地坚持这一作战指导方针,对分据各巢之敌,不是同时进剿,而是逐巢夺取,依次剿灭。如仙游之战即是一例。

台州大捷后,戚继光由于战功卓著,晋升为都指挥使。嘉靖四十一年(1562)夏,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奉调援闽。在先后荡平横屿(在福建宁德东北)、牛田(在福建福清东南)、林墩(在福建莆田城南)三大倭巢歼倭近万人(包括胁从的明朝海盗流氓)后,戚继光率部回浙进行补充休整。于是倭酋相互庆贺说:“戚老虎去,吾又何惧?”又收集残兵败卒,兴风作浪,并夺取了兴化城(今福建莆田),占领平海卫(在兴化东南)。兴化城的陷落,使“八闽俱震”,明廷再调戚继光和俞大猷迅速入闽驰援。戚继光接到命令后,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又到义乌募兵万余人,边行军边练兵,于三月开拔入闽。他写信给福建巡抚谭纶,请其协调三军行动,制定战场纪律,以确保战斗的胜利。在平海卫的战斗中,戚继光与总兵俞大猷、刘显分兵三路协力作战,斩敌2200余人,缴获兵器3900余件,解放被掳男女3千余人。次日又擒斩逃匿之敌170余人,达到速战全歼的目的。明军一举收复了平海卫,进入兴化府。

战后,谭纶同戚继光共商加强福建水陆防务事宜,并将议定的《倭寇暂宁条陈善后事宜以图治安疏》上报朝廷。戚继光部署方毕,倭寇又聚合27000多人,大举入侵,福建形势复趋紧张。为迅速彻底消灭倭寇,戚继光上疏朝廷,请求给其“统一浙、福之责,重以节制调度之权”。是年十一月,朝廷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并浙江金、温二府,负责水陆军务。在这期间,戚继光在军事上的最重要贡献是解仙游(今福建今县)之围。

十一月初,倭寇万余向仙游进犯,从四面将仙游城包围起来。当时城内守军兵力单薄,戚军尚未到达,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于敌外围据险设垒,进行牵制,候援军到来,再行进剿。十二月初,戚继光的新军六千人回到福建,戚继光召集将领,商讨歼灭倭寇,解仙游之围的方略和部署。戚继光认为敌人兵力有一万多人,处于优势,不能同时进攻倭之四垒,宜逐一夺取。于是决定先以主力攻打南垒,然后再攻取东、西二垒,在城北之铁山设置疑兵以牵制北垒之倭。二十六日晨,大雾弥漫,咫尺不见人。戚军各部按计划从营地出发,直逼倭垒。当时倭寇正在结队攻城,戚军将至城下,倭寇始发觉。戚军首先猛冲倭寇南垒,火烧倭营,当即斩杀四五百人。余倭向东垒溃逃,戚军转攻东西垒,以“虎搏鹰击”之势,迅速焚毁倭寇三垒,共杀死倭寇一千余人。余倭数千人向北垒奔逃,戚继光督军奋击,又大败之,敌人尸横遍野。仙游之围于是解除。

仙游之战,是戚继光在平海卫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谭纶在评价这次作战时说:“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困;以正为奇,三战而悉收全捷。……盖自东南用兵以来,军威未有若此之震,军功未有若此之奇者也。”对戚继光的军事艺术才能评价是很高的,也是十分允当的。

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月,戚继光又在同安王仓坪大败倭寇,斩首数百,余众奔漳浦,“继光督各哨兵人贼巢,擒斩略尽”。少数残倭胆战心惊,流窜广东觅舟归国,“白昼辄相愕曰:“戚虎来矣,今而后始知犯华之不利也。”东南沿海倭患至是平息。

戚继光领导东南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历时十余年,前后数十战,“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建立了盖世奇功,在当时和后世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纪念是理所当然的。他在御倭战争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军事策略和战法,已成为留给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宝贵财富。

戚继光抗倭首先开赴的地区是哪里,在那里戚继光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台州之战

明朝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但由于明军腐

败无能,抗倭200年倭患未除。直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奉

调浙江任宁绍台参将后,东南沿海抗

倭形势才发生根本改变。

从1555年到1566年,戚继光抗倭百

战,节节胜利。期间,戚继光先后在

台州九年,他创造出了辉煌战绩和最

灿烂的人生。他的“台州之战”九战九

捷平倭寇,被《中国军事大辞典》收

录为专条永载史册:“台州之战,亦

称辛酉台州大捷。嘉靖四十年

(1561)明将戚继光台州(今浙江临

海)抗倭的战斗。是年春,倭寇大掠

浙东桃渚、圻头,戚继光率部急趋宁

海,于龙山大败倭寇,追至雁门岭。

倭寇乘虚分兵三路进犯台州。倭寇兵

至新河,戚继光夫人发动妇女,配合

守军守城。城上旌旗招展,铳炮声、

喊杀声连天。倭寇远远望去,以为城

中早有防备,不敢贸然进攻。戚继光

获悉后,即派唐尧臣部援新河,将倭

寇击溃。新河战时,戚继光主力进抵

台州,同倭寇于离台州数里的花街交

战。戚继光率部以火器挫敌势,又穷

追,倭寇大半淹死水中。农历四月二

十五日,倭寇二千人,抵台州东北的

大田。戚继光主动迎战,于白水洋东

之上峰山设伏,待敌人入峡谷进伏击

圈后,集中兵力拦腰袭击,鸟铳突

发,奋勇冲杀。倭寇忙以一字阵以守

为攻。戚军以鸳鸯阵对敌,倭寇大

败,退居小山,并抢先登上界岭,拼

死抵抗,戚军冒死仰攻,一举摧毁

之。计歼敌三百四十四人,擒倭寇首

领。上峰战后,原自宁海团前逃跑的

倭寇,聚众二千,联船十八艘,于五

月十七日在长沙(今温岭东南)登

岸。戚继光决定水陆联合作战……大

败倭寇。戚继光以一个月的时间,连

获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役胜

利,全歼侵犯台州的倭寇。在东南沿

海抗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

此,浙东倭寇遂告平定。”

台州城一战,戚家军的战果如何?

同时,戚家军兵行迅速,出击时火兵刚开始做饭,全胜收兵之后,饭才刚刚做熟。戚军损失很少,只有哨长陈文清和两名战士阵亡。

两路追兵共斩敌首308级,活捉倭酋两人,淹死在江中的倭寇难以数计。

戚家军缴获倭寇的刀、枪、弓、箭、盔甲等战利品六百五十多件,救出被掳的男女百姓五千多人。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历史

【戚继光资料】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浙江临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故事】

戚继光生平简介

戚继光(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蓬莱人。其七世祖为河南卫辉府人,六世祖戚祥年幼时与母亲为避战乱,随舅父一家迁居安徽定远昌义乡(“从外氏避乱濠梁,居定远之昌义乡”)。五世祖戚斌袭世职登州卫指挥佥事,经六世至戚继光。

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二十五年,分管屯田。

二十七年起,连续五年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归。

二十八年十月,中武举。

二十九年,赴京师(今北京)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都城,上陈守御方略,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

三十二年,实授都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整顿军备,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他赋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止止堂集》)。

三十四年七月,调任浙江都指挥使司佥书,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干练升都司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乘胜追击逃倭遇伏,沉着应战,果断指挥,迫倭寇遁逃入海。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

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属舟山)作战失利,免职,抗倭自效。

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谭纶节制下,领兵救援台州。五月,歼灭入侵桃渚(今临海东)倭寇。九月,往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

三十九年,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使戚家军闻名于世。改任台州、金华、严州(今建德东)三府参将,整顿卫所武备,督造战船,严守海防。

四十年,倭寇万余、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宁海、桃渚诸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灭倭战策,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而后依次剿除,九战皆捷,擒斩倭寇 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000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挥使。又募义乌兵3000,参加镇压进入江西的闽粤起义流民。

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趋严重,戚继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闽抗倭。至宁德,乘退潮率将士携稻草盖淤泥,涉海进攻横屿岛(今宁德东)倭巢,斩倭2600余。转兵福清,深夜攻占牛田(今福清东南),被倭寇称为“戚虎”。乘胜进至兴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敌不意,夺占林墩(莆田南),先后捣毁福建三大倭巢。班师浙江,升都督佥事,任副总兵,守卫闽、浙海防。

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围兴化,据平海卫(莆田东南)为巢。戚继光第三次赴义乌募兵万人,奉命率中路军与右路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左路广东总兵刘显协力作战,攻克平海卫,斩倭2200余,缴获器械3900余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余。不久,升福建总兵,镇守福建及浙江温州、金华两府,督理水陆军务。同年冬,倭寇万余围仙游(今属福建),戚继光领兵仅6000,遂行缓兵计,等待援兵,各个击破,解仙游之围。次年,乘胜追至同安县王仓坪、漳浦县蔡坡岭,歼逃倭数千。

四十四年,率水陆军至梅岭(在今诏安境),围剿勾结倭寇的海盗首领吴平,迫其逃至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旋与广东总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岛,俘斩吴平部 1200余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毁船近百只,吴平遁逃(一说投海死)。奉命兼管广东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驻江西的伸威营军务,担负保卫自浙江温州至广东惠州数千里的海防重任。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调京师训练士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机营副将。建策用三年时间训练10万车步骑精锐边军,用战车拒敌、步兵应敌、骑兵逐敌之法,加强北边防卫。受命总理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昌平、保定练兵事务,节制三镇总兵以下将士。后改任总兵。考察边关形胜和敌我军情,将辖区数千里防线分为12路,设东西协守,分统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迁西东北),击败蒙古朵颜部董狐狸、长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蓟州、永平、山海关军务。

次年,请设武学。于帅府止止堂向所部将校讲授韬略、将艺和治军练兵之道。五年前后,写成《练兵实纪》,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六年,建辎重营三座,又创车战营六座,造战车1109辆,分置密云、建昌(今迁安东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车步骑军约10万人于长城边进行实兵对抗演习七天,又校阅多日,为古代练兵史上之壮举。万历元年(1573)至三年,建御敌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击败扰边的董狐率兵出山海关,援助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败蒙古插汉部首领土蛮(图们札萨克图汗),录功加少保。次年,创制自犯钢轮火,埋于沿边御敌台下,以杀伤敌军人马。在镇 16年,加强边备,蓟门安然。

十一年,受排挤,调镇广东。

十三年,遭诬陷罢归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 日)病卒,终年61岁。有《止止堂集》留世。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

戚继光战争故事

1.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 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 上称为“倭寇”。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嘉靖年间,倭患尤甚。其原因一是明世宗昏庸腐朽以及严嵩的奸贪狠毒,庇护、纵容通倭官吏,打击、陷害抗倭将领。二是嘉靖年间,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 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

这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 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 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 烈。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 2000。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时城崩二十余丈,居民自动列栅抵御, “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迫使倭寇败退。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 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 族人民赶走。而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 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天,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御倭前线,任浙江都司金书。次年被推荐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不久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三府。这些地区是倭寇时常出没、遭受倭患最严重的地方。戚继光到任后,针对“卫所军不习 战”的弱点,多次上书请求招募新军。

经过几个月的严密组织和艰苦训练,他建立起一支以义乌农民和矿夫为主的3000新 军,并创造了“鸳鸯阵”的战术,用以训练士兵。这支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 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50余艘船2000余人聚集于宁波、绍兴海面伺机入侵。戚继光立即督舟师出巡海上。倭寇遂离开台州防区骚扰奉化、宁海,以吸引明军,而后乘机进犯台州。戚继光将军队一部守台州,一部守海门,自率主力赴宁海。倭寇侦知戚军主力去宁海,台州空虚,遂分兵三路分别进攻台州桃渚、新河、沂头。戚继光部署兵 力,与敌人展开了台州大战。台州大战,由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和长沙之战组成。

四月二十四日,倭寇大肆抢掠新河城外各地。城内精壮士兵大都出征,留守者人心惶惶。戚继光夫人挺身而出,发动妇女守城,迫使倭寇不敢贸然逼近。二十五日,在宁海的戚继光令胡守仁、楼楠二部驰援新河。二十六日,倭寇逼进新河城下。这时,援军赶到,双方展开激战。入夜,戚军打败倭寇,残倭从铁岭方向逃走。次日,乘胜追击, 将残倭打得落花流水。此战杀敌约200人,保住了新河。

戚继光击败宁海之倭后,听说进犯桃渚之敌焚舟南流,改进精进寺。他认为敌人这 样做,是想乘虚侵犯台州府城,于是挥师南下,决定急行军先敌到达府城。二十七日中午,双方于离城仅1公里的花街展开激战。戚军前锋以火器进攻,杀死敌人前锋头目,并连斩7倭。敌人主力大败退逃。戚军即分兵两路猛追,将一股敌人沉于江水中,另一股被歼灭于新桥。只一顿午饭的工夫就结束了战斗,共杀敌300余,夺回被掳民众5000 余。

四月二十五日,泊于健跳沂头海面的倭寇,二十八日登陆,五月一日进至台州府城东北的大田镇,妄图劫掠府城。戚继光率1500余人在大田岭设伏,与倭寇对峙。敌人闻有备,于初三日沿间道逃至大田,欲窜犯仙居,劫掠处州(今浙江丽水)。大田至仙居必经上峰山,山南是一狭长谷地,便于伏击敌人。戚继光先敌人到达上峰岭,令每人执松枝一束隐蔽身体,严阵待敌。五月四日,倭寇列10公里长队向仙居方向行进。五日经上峰岭南侧,远望岭上满山丛松,未见有兵,毫无戒备。待倭寇进入伏击圈,鸟铳齐发,戚军列一头两翼一尾阵,居高临下,勇猛冲杀。倭寇措手不及,仓皇应战,当即有数百人缴械投降。余倭被迫退至白水洋朱家大院,被戚军围攻,全部被歼。这次战斗,戚家军以少胜多,共斩杀300余人,缴获兵器近1500件,夺回被掳民众1000余。六日,戚军 凯旋台州府城。五月十五日,戚家军又取得了藤岭战斗的胜利。五月二十日,消灭了窜犯宁海以北团前、团后占据长沙之倭寇。从四月下旬开始,戚家军以少敌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取得了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的胜利,消灭倭寇数千人,使侵犯台州的倭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次年,倭寇窜犯宁波、温州,戚家军和其他明军配合, 全歼倭贼,此后,倭寇未再大规模进犯台州地区,浙江的倭患基本平息。浙江倭患平息后,倭寇纷纷南下骚扰福建,福建成为倭患中心。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派往福建剿倭。

戚继光入闽碰到的第一个倭巢是横屿,这是福建宁德县城东北海中的一个小岛,岛 上倭寇有数千人,盘踞数年,明军无可奈何。戚继光决心攻拔这一据点。他让士兵每人 拿一束草,随进随用草填泥,士兵摆成鸳鸯阵,戚亲自击鼓,士兵在战鼓声中踏草前进。

上岸后,兵士奋勇当先,与倭寇展开激战。后续部队也涉过泥滩,双方夹击,乱了敌倭的阵势,很快占领了倭巢,并将其焚毁。此战生擒倭寇近36人,斩300余,解救被掳男 女800余人,取得了入闽抗倭的第一次胜利。横屿之战后,戚家军在宁德稍作休整,便向福清挺进,相继攻拔福清境内的数个倭穴。八月二十九日抵达福清城,九月二日于牛田(今福清东南)大败倭寇,大部歼灭,救出被掳男女900余人;九月十三日,乘机奇袭盘踞林墩的倭贼,歼灭倭寇4000余人,救出被掳男女2100多人,消灭了兴化(今莆田)一带的倭贼。十月间,戚家军班师回浙 江,从事休整和补充兵员,以俟再战。

戚继光回浙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 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继光抵达福建,立即察看倭巢地形。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 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

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余倭 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了广东的倭寇。至此,明东 南沿海抗倭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

2.灭吴平之战

吴平,福建诏安梅岭人,早年从倭后自立山头,发展至万人,与倭寇互相勾结,横行闽粤交界处。四十三年夏,戚继光、俞大猷基本歼灭闽、广倭寇后,吴平孤立,降而复叛,招集亡命及海盗修造战船百余艘,四、出掠劫,并攻击明军。戚继光与俞大猷决定两面夹击,水陆并进,剿灭吴平。四十四年春,戚继光令傅应嘉率水师自浯屿(今金门东)至梅岭外海,自率陆军自漳浦向梅岭疾进。吴平从海上向广东流窜。傅应嘉和广东参将汤克宽率水师合击吴平于大潭澳,击沉贼船20余艘。吴平逃入闽粤交界的南澳岛,筑城立营,不断出掠沿海。八月,戚家军进至诏安地区。时俞大猷之广东军尚未到达。戚继光征用大批渔船,载石沉塞港口,调战船环列烈屿、宰猪、大沙等澳,对南澳岛实行封锁,切断吴平海上逃路,准备独立进攻。戚继光选择离吴平老营约30里,海滩平坦,容易登陆的龙眼沙为突破点,分兵3 路,同时登陆,每路又分冲锋正兵和策应奇兵,另设“老营”以督后阵。九月二十二日,戚家军在龙眼沙登岛成功。立即树栅立营,建立滩头据点。吴平乘明军登岸立足未稳,遣兵2000人设伏,以小股诱战。戚继光深知海盗擅于伏击,击退小股之敌后并未追击。二十五日,吴平主动进攻龙眼沙。戚家军一面迎战,一面撒散预制的劝降檄文。吴平党羽纷纷弃械投降,部队陷入混乱,戚家军乘势猛攻。时俞大猷、汤克宽等分乘战船300余艘及时赶至南澳岛。两军会师,声威更振。吴平退隐深林,伺机遁逃。十月初四,戚、俞两军水、陆夹击南澳岛。戚家军在宰猪澳登陆后,以3路分进合击,直捣敌营,吴平仓卒夺船人海,又遭俞大猷水师打击,仅有800残寇驾舟40艘出海而逃。俞大猷、汤克宽、傅应嘉跟踪追击,直至广东雷州(今康海)、广西廉州(今合浦)一带。四十五年四月,吴平率残部辗转至安南(今越南)万桥山,终于被戚、俞所部歼灭。至此,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荡平。

100字,你自己整理吧!!

戚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戚军洋、戚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 2022-08-18 00:08:00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05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